“这趟旅程让我知道自己根在哪里”
(四)协同探索域内平衡与跨境联通相呼应的能源投资路径从共建一带一路来看,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油气管网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有望通过非化石能源开发进一步推动电网互联。
加快落实《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抓紧出台配套措施。线下消费继续回升,线上消费保持快速发展。
特别是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居民消费需求集中释放,进一步巩固了消费回升的好势头。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出台《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有关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支持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等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9%,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恢复79.0%和69.9%,电影票房在上座率受一定控制的情况下仍达到历年国庆黄金周次高水平,消费回升势头明显,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提升。日前,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其中4个主要指标由负转正鼓舞人心。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还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当前行业出现的乱象,下一步将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加强规划布局。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当前消费呈现三方面特点:必需消费品稳定增长,升级类商品增速较快。从购全国好货到扫全球尖货,从买商品到买服务,从现金、刷卡到移动支付、刷脸购物、无人销售小小购物车如同一台微型刻录机,折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录中国消费升级的坚实步伐。
柔性生产让曾经的流水线产品变身个性化定制商品;各类花式服务引领中国消费进入全新时代,品质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更顺畅,乡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是联通国内国际、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优势。今年前8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4.4个百分点。5年来,中国人买什么悄然变化,怎么买不断升级。
但与此同时,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直播带货等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引领我国新型消费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商品服务供给日益丰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5年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融合、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大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消费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投资将继续延续目前由负转正、进一步回升态势。四季度乃至全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上调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中国经济下一阶段是否能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备受外界关注。
在海外疫情持续涨潮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逐步好转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由负转正四个字反复出现,说明中国经济继续走在复苏的轨道上。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实现3.2%的正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降转升,主要指标增速由负转正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经历了V型反弹、持续上升的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生产方面,今年我国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上加大了力度,保障重点行业和产品的生产,产业内部的循环逐步改善。
5G建设、轨道交通等新基建、新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由负转正反复出现,说明中国经济继续走在复苏的轨道上全球多数地方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挣扎,中国再一次证明了在有力控制住疫情后,是可能实现快速经济恢复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认为,前三季度外贸不仅实现了正增长,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市场结构不断多元化。中国外贸正增长对于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和贸易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因为把疫情控制下来了,各方面的恢复都比较快。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莫尔纳看来,中国经济复苏的原动力来自率先有效控制疫情: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一个国家可以说是已经把疫情控制下来。事实证明,中国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复苏态势愈加稳固。
持续复苏的中国经济,正给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并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机遇。中国发布的数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形成一个相互映照,说明中国的复工复产和经济恢复情况符合预期。
刘爱华介绍,从监测的数据来看,9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调查失业率比上个月下降了2.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趋好。持续复苏的中国经济,正给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并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机遇面对疫情下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需求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逐步回暖。10月19日,中国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后,《纽约时报》作出这样的评价。此前,多个国际权威机构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当前,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越缩越短,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扩容自贸试验区中国正通过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世界共享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机遇。企业利润持续增长,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1%,连续4个月正增长。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其一,中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地推动了生产生活恢复;其二,灵活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力支撑了六稳六保目标的实现;其三,积极主动、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举措,稳定了外贸、外资以及供应链的同时,稳住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预期。
(制图 许仲冠)转正,来之不易!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好态势。中国经济为何能够实现逆势正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认为,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仍处深度衰退之际,中国经济能够率先企稳、反弹,背后主要有三大支撑。
刘爱华表示,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刘爱华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通过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保市场主体成效显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季度同比)。刚刚过去的黄金周,中国亮眼的旅游和消费数据令世界瞩目。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网上购物、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
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通过保市场主体、助企纾困、鼓励灵活就业等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缓解这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从消费看,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从这些主要指标的变动趋势看,我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确实是走在了全球前列。不管是从需求、生产,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是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态势的。